近期,中國平安一次對匯豐控股的增持,引發(fā)了一些網民的疑問和口水戰(zhàn)。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中國平安9月23日耗資3億港元增持1080萬股匯豐控股股份,持股比例增至8%。
這一舉動隨即引來了市場的高度關注。中國平安在第一時間表示,選擇此時增持匯豐控股,屬于長期的財務性投資。
不過,這一市場操作舉動,卻意外引怨上身。有人將抄底增持與愛國賣國相提并論,似乎有些過度解讀,實有道德綁架之嫌。
尋根問底,這一論斷與匯豐較長一段時間的種種表現關聯緊密。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匯豐頻頻遭遇“負面”,暫停分紅、大規(guī)模裁員、華為“構陷門”、洗錢風波,股價連續(xù)受挫。截至9月24日收盤,匯豐控股股價已下跌至28.3元,較今年初大跌50%以上,創(chuàng)下十年來新低。
面對匯豐在資本市場的大跌眼鏡,作為匯豐控股的主要股東,賬號浮虧已超400億港元。而選擇此時增持,抄底止損、攤薄成本可能是正常人的理解。這也與中國平安所言財務投資的說辭較為吻合。
因有中國平安的“救駕”,匯豐控股近一周的股份在紛紛擾擾中有所拉升。9月30日,匯豐控股收于29.8元,較上一日稍有下跌。
回首此次部分吃瓜群眾的論斷,無非是因為華為的財務總監(jiān)事件而去抵制匯豐,而中國平安因為增持匯豐控股而成為另一個抵制的靶心。如果從推動匯豐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合乎市場經濟和資本運作的邏輯。
但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則或許有另一番判斷。
中國平安是本土化成長起來的綜合性保險金融集團,一旦成為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勢必在匯豐控股中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未來主導匯豐控股經營的實力不言而喻。
也就是說,中國平安加碼匯豐控股,一方面有利于匯豐控股規(guī)范化經營,對于匯豐控股未來的發(fā)展產生更多正向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進一步促進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與繁榮, 意義遠超越增持本身。
也有網民表示,“沒有話語權如何實現國家利益”,“平安控股匯豐是有效遏制匯豐亂做事的有效方式”,“替國出手為國分憂”。
試想,如果有中國股東積極把控匯豐的經營,是否還會出現華為事件?前一階段,匯豐一位董事高管被換掉,這給中國平安主導匯豐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
中國平安的舉動,與其說是挽救匯豐而“賣國”,倒不如說是推動匯豐規(guī)范經營而“愛國”。
財務投資、抄底止損可能是為了“小我”,而規(guī)范匯豐發(fā)展、把控金融風控可能是為了“大我”。
順便提及一下,中國平安與匯豐控股還有較深的淵源。
早在2002年,匯豐控股耗資6億美元認購中國平安10%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十年后出清。2017年,中國平安持有匯豐控股的比例超過了5%,隨后多次增持至7.01%。
中國平安幼小時,匯豐控股是中國平安的股東;中國平安變大時,中國平安反成為匯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在這種輪回的結局中,透露出的不僅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需求,更折射出中國企業(yè)實力與信心的強大。
“我小”時,外資為我所用;“我大”時,外資為我所控。
這或許是中國強大的寫照之一。
A股吹響"沖鋒號":"國家隊"加碼,萬億險資擬帶頭入場!
新時代的“新頂流”!分紅險如何締造銀保業(yè)務“新范式”?
周評|集采之下,更嚴的醫(yī)保支付能否倒逼出更寬的商保支付
保險公司監(jiān)管評級辦法來了!八大維度,公司治理、償付能力權重高
“免費升級”異化為銷售套路?監(jiān)管提示,噱頭誤導要警惕!
保險業(yè)新年KPI參考值來了:對標“十四五”規(guī)劃,監(jiān)管劃重點!
周評|低利率環(huán)境下,險企無法只靠長期確定高收益贏得混業(yè)競爭
人身險預定利率“升降”,對標“研究值”!頭部險企表態(tài)暫不變!
專業(yè)農險公司“當家人”缺位、補位!農險強國仍需特色化探索!
養(yǎng)老政策再加碼:五年新目標,十年硬指標!保險如何大有作為?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yè)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jiān)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yè)績盤點:保險業(yè)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yè)績分化
春節(jié)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jiān)管總局印發(fā)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yè)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yè)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