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關于行業(yè)的討論是基于報表上的數據,但實際上報表外仍然有大量的數據未顯示。
這就是一直為人詬病的數據真實性問題。
除了未決準備金之外,應付未付費用是最大的問題。這個數據永遠不會有最真實的最客觀的。
都藏在個人的信任里。據個人了解,某大公司的一家縣級支公司在年初的時候就有一千多萬費用欠在外面。
這個問題也提醒了管控車險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前幾年市場亂的時候欠下了太多債,只有壓縮市場費用,才能慢慢消化這些歷史問題。
賬外賬是行業(yè)的痼疾,好像是法理之外,情理之內的行業(yè)潛規(guī)則了。
在管與放之間,尺度總是不好拿捏。
哪個做過五年的代理公司沒有被拖欠手續(xù)費的經歷呀。
說到底,還是一個管理的問題。
誰能代表公司對外放點數?
誰能在那個結算單上簽字?
能簽字的人權限是多少?
審計的時候,能否準確地核算應付未付款?
……
這些如果沒有規(guī)定的話,就是糊涂賬。糊涂到討債的對話都有點繞:
“欠你錢的又不是我個人,是公司,這是公司行為?!?
“但是放政策是你放的呀,業(yè)務也是做給你的?!?
“兄弟呀,業(yè)務也是做給公司的?!?
”字是你簽的呀?!?
”簽字的時候我還在那個公司,現在不在那個公司了?!?
”那現在我找誰呀?“
”你找公司呀,公司現在誰能代表就找誰?!?
……
最極端的是,這些債務可能是崗位人員和公司討價還價的籌碼。
除了公司管理外,市場管理也是一個根源性的問題。
有些東西都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
一味地堵,就容易出現風險的堰塞湖。
尊重市場的實際情況,引導真實的成本據實列支,是一個重要前提。
然后輔以更精準科學的管控,防止低于成本價的惡性競爭,才能治本。
但這談何容易?
對比其他行業(yè),這么大的金額估計早就掀翻了天,但是在財險行業(yè),債權債務關系相對又是和諧的。
答應的領導離開崗位是最大的風險,但是沒有關系,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認,但如果領導是出事走的,這個風險就極大了。
認的情況下,什么時候能給,也是一個未知數。
但大家一般不會對薄公堂,畢竟都是一個小圈子,相互理解一下。
撕破了臉,對誰都不好呀。
這個行業(yè),債權方一般是主體,債務方一般是中介,中介總是希望主體能繼續(xù)給支持,或者通過另一種方式把錢給補回來,所以都有話好好說。
也有例外,看到一個舊聞,北方某省中介被主體欠近四百萬費用,中介讓員工以“保險公司欠錢,員工工資發(fā)不出”去拉橫幅,并且請媒體介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主體公司以“沒有提供合規(guī)的發(fā)票”就把媒體打發(fā)了。
報道的最后,記者回訪了這個代理公司,看那口氣,還是沒回上。
“希望保險公司以后合作要講誠信”,這個老板的這句無奈的話多少有一點黑色幽默。
更多的情況是在繼續(xù)拉扯著。
都閃開!財險公司陳總回村了
產品責任險代替車險,統(tǒng)籌車險的升級版?
財險行業(yè)現狀:上面只想要執(zhí)行力,基層更想要領導力
財險公司是不是真的太多了?
車險中介為什么輸得一敗涂地?
報行合一下,壽險中介比產險中介更難
中小財險公司的機構負責人在升級換代中……
讀懂年終獎,你就讀懂了財險行業(yè)
2025年,財險行業(yè)的你要______!
翻了很多今年的財險公司年終大會,好像少了“不忘初心”四個字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yè)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jiān)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yè)績盤點:保險業(yè)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yè)績分化
春節(jié)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jiān)管總局印發(fā)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yè)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yè)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