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又到了保險業(yè)奮戰(zhàn)“開門紅”的時候。
“其實今年‘開門紅’很早就開始了,臨近年底,市場上產品變化是有的,但整體趨于平穩(wěn)。受市場下行影響,市面上各家公司的產品整體也較為保守。這是一件好事,能夠避免很多銷售誤導的情況,讓消費者能夠有機會買到真的適合自己的產品?!?2月25日,一家頭部壽險公司渠道部總監(jiān)蘇倩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值得關注的是,年末保險市場主打的長期分紅型保險產品出現了新的變化,跟以往險企動輒百萬保費起繳可享受康養(yǎng)社區(qū)入住資格相比,今年各家險企產品在分紅方式上推出保證收益加浮動收益兩部分,與此同時,還搭配上了醫(yī)康養(yǎng)的增值服務。但這種產品的搭配模式反響如何,仍有待觀察。
險企們的低調“打法”
在多位業(yè)內人士看來,今年的“開門紅”被稱為“最冷開門紅”,究其原因,一是大環(huán)境不太好,二是產品本身競爭力相比之前有所下降。
目前壽險市場上2025年“開門紅”產品的特點均采用固定+分紅的產品設計,固定部分為客戶資產構筑安全防線,有效抵御市場波動,更通過分紅共享機制,幫助客戶捕捉市場紅利機遇。此外,靈活的領取方式、第二投保人功能及豐富的健康增值服務,滿足了客戶對于個性化財富管理的需求。
不過,在各家公司大力推動分紅險銷售的同時,還通過“保險+服務”一體化方案來激發(fā)客戶保險需求。
以“盛世典藏年金保險(分紅型)”為例,該款產品為被保險人提供了“樂享·臻心財富健康”增值服務,包括全國高端齒科服務、專屬家庭私人醫(yī)生服務、快速響應的住院加急服務、專業(yè)醫(yī)療團隊的院后遠程康復指導、全球醫(yī)療資源對接、三甲醫(yī)院知名專家的一對一深度診療、就醫(yī)陪診等。
該產品的案例顯示,華先生作為一位40歲企業(yè)高管,手頭存下部分閑置資金,但當前缺少穩(wěn)健的財富管理渠道,考慮到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華先生決定投保華泰人壽“盛世典藏年金保險(分紅型)”,每年交納50萬元保費,交費期為5年,為財富保值增值。投保人選擇從60周歲起,每月領取生存金,為退休生活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在含紅利利益演示下,華先生的保單在第7個保單年度的現金價值+累積紅利,就超過累計所交保險費;此外,華先生還可通過搭配華泰人壽“金尊寶3.0終身壽險(萬能型)”,將紅利及生存保險金轉入萬能,實現財富的二次增值。
“現在很少有保險公司主推躉交保費百萬級的掛鉤康養(yǎng)社區(qū)入住資格的產品了,一來當前國內經濟面臨高科技制造業(yè)提速、中高附加值服務業(yè)發(fā)展等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周期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交織等挑戰(zhàn)。‘大家’影響‘小家’,宏觀層面的變動影響著每一個微觀家庭,周期性的經濟轉型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家庭財富管理風險,因此市面上的高凈值客戶較難尋找,而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順勢而為推出長期穩(wěn)定增值、期交保費可觀的產品就成為必然?!鄙虾5烂髫S家族辦公室負責人謝芳受訪時分析。
全年目標基本完成
《華夏時報》記者也從業(yè)內獲悉,2025年的保險業(yè)開門紅,有公司7月就開始增員備戰(zhàn),9月全面啟動,目前基本指標都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
“人身險產品定價利率切換,多家人身險公司業(yè)務達成情況較好,已經基本完成全年業(yè)績目標,這是推動2025年開門紅啟動節(jié)奏大為提前的主要原因?!睂ν饨涃Q大學創(chuàng)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表示。
國家金融監(jiān)管總局今年8月2日下發(fā)的《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5%,超過該上限的普通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
“在上述通知發(fā)布后近一個月時間里,人身險營銷領域全力推動預定利率3.0%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銷售,公司全年業(yè)績在8月底也基本達成,目前分公司正在運作產品發(fā)布會及旅游方案,為12月初的首爆做準備?!睂Υ?,上海一家合資壽險公司負責人透露。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2月中旬,頭部險企2025年開門紅產品主要聚集在分紅險。此外,從近期人身險產品上新來看,在保險業(yè)協會備案的219款新產品,其中分紅型人壽保險99款,占比達45.2%。年金保險109款,分紅型占比37.6%。
盡管分紅險重回主流市場的空間已經打開,但現實難點依然不小。華創(chuàng)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徐康表示,銷售轉型難點來自兩方面:一是前期消費者教育集中在傳統(tǒng)險上,客戶對分紅險的認知待完善;二是渠道銷售分紅險的能力也待提升。
申萬宏源研究院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羅鉆輝認為,本輪產品切換與上一輪存在本質性區(qū)別。上一輪主力產品由重疾險向增額終身壽險的切換是客戶需求驅動的產品結構調整。與之相反的是,本輪主力產品由增額終身壽險向長期分紅險的切換本質上是保險公司自身經營需求驅動的負債結構調整。
“在資管新規(guī)全面落地、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地產行業(yè)投資屬性下降等因素影響下,天時、地利、人和兼具,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快速向具有剛兌屬性的增額終身壽險遷移。但在客戶需求并未發(fā)生本質性變化,在2023年分紅險紅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產品調整難度顯著高于上輪?!绷_鉆輝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儲蓄類保險產品依舊是2025年的主力產品,但是保障型產品新業(yè)務價值更高,在2025年的開門紅中,保障型產品也加入了備戰(zhàn)。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